提醒自己:
常见反应:
2.分析: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些反应
人类的大脑包含理性和直觉。当你遇到危险或创伤事件,大脑就变为由直觉主导。整体感觉会不断发送信号到大脑其中一部分称为杏仁核(amygdale)。杏仁核通过搜索这些信号来寻找威胁。一旦发现有威胁,下丘脑(hypothalamus)就会释放防御激素。此举会触发五个本能反应其中之一﹕ 奋力对抗、迅速逃跑、僵住不动、向人求助和完全服从
大脑会选择存活机会最大及伤害最小的反应。在受到性侵犯情况下,前两种选项通常不可能,因为有可能导致进一步的身心伤害。后三种选项是非常普遍,因为他们让幸存者面对最少的实时危险。
把想法写出来的过程可以分担记忆的重量。即使尚未分享给他人,被侵害的记忆和相关想法的也在写的这个动作中不再完全作为自己一个人的负担。写下来也会方便受害者在之后(心态相对平静时)对于想法进行梳理。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想“为什么我不…”、“这是我的错” 、“我本应该…”,问一问自己﹕
不要在事后觉得自己没有做好而残酷地对待自己,因为你十分坚强地度过了难关并在治愈中。
可以思考一下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人物会让自己感到重现性的创伤。这样的认知能够帮助在之后调查时接触到以上元素时做好心理准备。也可以将会触发焦虑/创伤的元素告诉调查人员,让其在涉及以上元素时保持谨慎,或者在调查过程中尽量少向受害者直接提及以上元素。
是否有一个你认识(或以前认识)的人总是支持和相信你?身边是否有人也有相关的经历?寻找一个倾诉的最佳人选能够减少倾诉的难度,合适的支持也能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如果你觉得自己此时此刻还没有足够的勇气跟人倾诉,也请告诉自己“倾诉是永远不会太晚的”。可以等到自己准备好了之后,再与人倾诉。
如果被侵害的记忆和相关想法实在太让人痛苦,也可以适时选择一些“逃避方法”,可以制作一个分散注意的列表:
店、博物馆/画 廊、咖啡厅)
慰)
什么是病理性重现?
幸存者脑中常常会浮现被强奸或性虐待的逼真影像,让你觉得事件好像在重演。这些逼真的影像被称之为病理性重现,是以往创伤事件的活跃记忆。病理性重现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不受控制及难以摆脱。
以下是一些应对病理性重现的一些方法:
1. 意识到病理性重现的存在:
学会辨认病理性重现时的身体变化。认识病理性重现前身体所发出的讯号。
2. 对比过去和现在:
提醒自己,过去你在哪里而现在在哪里。“那时我在客厅里,现在我在自己的床上。”
3. 提醒自己,最坏的已经过去:
你现在的感受和触觉只是过往的回忆。实际事件在以前发生,而你现在是安全的。
4. 稳步落实并专注现在:
使用你所有的感官,让自己专注于此时和此刻。看看四周,留意不同的颜色及身边的对象。听不同的声音:音乐声、人声或你自己的呼吸声。感受你的身体,你的衣服、椅子或支撑着你的地板。在地上跺跺脚,可以让你知道你在哪里,你不再陷于一个无法逃脱的困局。
5. 给自己建立安全边界:
有时候,当病理性重现发生时,你可能对世界开始丧失观念:犹如你没有皮肤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毯子包裹自己、抱着 枕头或睡觉; 做些令你觉得被保护的事情。
6. 将病理性重现告诉你的朋友、伴侣或亲属:
在你身边的人认识病理性重现很重要,这样他们就知道可以怎样帮助你。在经历病理性重现期间或之后,你或许会希望有人陪伴,又或许你会倾向独处。选择你认为最有帮助的方式,然后让别人知道。
7. 给自己时间去复原:
病理性重现的威力很大,所以,在发生后给自己一点时间。不要期望自己能马上参与日常活动。小睡片刻,洗一个热水澡或给自己一些宁静的时间。要温柔和耐心地对待自己,让你的身体得到安慰。
8. 最后,提醒自己并非精神失常:
你正在治愈中,你正在处理创伤事件后的正常反应
作为性骚扰的目击者或证人,你可以在支持受害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你在各种环境中发现性骚扰时,可以使用以下干预方法:
1. 立即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你觉得直接处理骚扰是安全的,且可能是有效的,你可以当面指出骚扰者的骚扰行为,让他们知道你发现他们的行为不恰当,并要求他们停止。但需要注意的是,骚扰者可能会过度反应,进行更加严重的伤害行为,所以要考虑一下你和受害者是否安全,以及你是否认为受害者想要他人帮忙大声指出。
2. 分散注意力:你可以通过打断来阻止它。比如,你可以通过分散来吸引目标——问一个问题,开始一个不相关的对话,或者找到一个理由把受害者叫出那个空间。
3. 委托他人:找一个合适的第三方进行干预,如班主任,任课老师,或者其他同学。
4. 向官方报告案件
5. 延迟干预:如果你无法当场进行干预,你仍然可以通过事后跟进来支持受害者。你可以向被害者表现共情,并询问ta们是否需要额外的支持、资源等等。
除了报告案件之外,你还可以成为受害者和其他证人的支持来源。你可以让ta们知道你看到了什么。如果有不止一个目击者,讨论你的经历/目击内容可以让每一个目击者感到不那么孤立。在报告方面,通过提前联合起来,你和其他证人可以帮助受害者对骚扰者建立一个更有力的指控。
需要注意的是,目击性骚扰案件也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当你有自己的相关创伤史时,在这种情况下,目睹骚扰会让你产生无力感或回忆起自己的糟糕经历。面对这样的心理压力,要告诉自己,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Reference:
https://gen.medium.com/what-to-do-when-you-witness-sexual-harassment-at-work-869df5c0e1e3
此页面列出了全国各地对性骚扰提供帮助的资源,并将不断更新有用的资源。如果您找到有用的资源希望与我们分享,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校外心理咨询资源
(1)——免费心理咨询热线
【广州】 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20-81899120
【深圳】 深圳市心理危机研究中心热线电话 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755-25629459
【上海】 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自杀干预热线 021-51699291,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1:00
【青岛】 青岛市危机干预中心热线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532-85659516
【南京】 南京自杀干预中心救助热线 16896123 工作时间全天24小时
【杭州】 杭州心理研究与干预中心 救助热线(0571)85029595,工作时间全天24小时
【武汉】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中心救助热线(027)8584666,工作时间每日晚6点30——9点30
【重庆】 重庆生命求助热线 危机干预热线 023-66699199、666992999
重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23-65372255 校外心理咨询资源
(2)——线下收费心理咨询
深圳市康宁医院(罗湖院区) 地址 : 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路1080号
深圳市康宁医院(坪山院区) 地址 : 深圳市坪山区振碧路77号
本节主要用于对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它涉及性骚扰定义的争议。本节包括四个小节。下图将清晰地概括它们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性行为不端是一个涵盖性骚扰和性攻击/性侵犯的总称。三个术语都描述了导致造成某种形式伤害的性行为,而基于性别的骚扰是基于性别、性别成见、性取向或性别认同的口头或身体攻击、恐吓或敌对行为,但不涉及性行为。
现在我们已经澄清了广泛的术语及其关系。现在,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性骚扰”本身。基本上,要认定为性骚扰的行为,它必须是满足两个条件:
性相关;
一个造成了伤害的不受欢迎的行为
后者需要进一步澄清。通常,当我们谈论强奸等犯罪时,我们会使用“违背自己的意愿”一词。下表详细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由于“不受欢迎”一词相对于“违背意愿”,对于受害者而言更加好定义和确认一个事件是否为“性骚扰”,这对于受害者报案的压力会更小。在受害者报案之后,判定是否性骚扰的责任便落到了委员会的身上。在性骚扰的定义为“违背意愿”的情况下,委员会需要寻找明显的抵抗的迹象,即其调查寻找的证据是“性骚扰”发生的那一刻受害者的主观感受;相反,若性骚扰被定义为“不受欢迎”,那么委员会则是根据行为本身来判定它是否在「合理人标准」下不受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不受欢迎作为标准比“违背自己的意愿”有几个优势。除了不依赖可能不容易证明的受害者抵抗之外,它还可以作为一个总体思想,允许更广泛的解释以及减轻受害者的负担,而是让委员会承担解释与调查的责任。这也就意味着,后者的定义下,需要委员会来做出平衡取舍以对行为人做出正当的裁决。
您也可以根据您的思考与您校园的具体环境决定在您的政策中使用哪一个定义。
如前表所述,使用“不受欢迎”的优点之一是它允许使用合理人标准而不是理性人标准。合理人标准假设如果我们让 1000 名合理的人(prudent/reasonable person)来确定是否存在不法行为,他们都可以做出判决。与理性人标准相比,它的举证责任较低——受害者不再需要100%确定这是性骚扰才敢于举报。这也允许将日常社交经验考虑在内,从而避免不考虑诸如情有可原的情况等背景信息的情况。
→ 回到上一页 7. 调查委员会
→ 回到目录 反性骚扰制度建设工具包
校园性骚扰,一般是指发生在校园场所或与校园、学习相关,涉及性且违背对方意愿的骚扰行为。
广义来说,所有基于性别、性取向、性别意识、性别表达及性别身份,在校园内实施的可能会引起她(他)人不悦的行为,都可以被称作校园性骚扰。但我们发现,当下对于校园性骚扰的形式界定和惩处规定,目前尚不明确,所以我们发起了此次调查,尝试为促进更加开放安全的校园环境尽一份力。
此次调研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问卷发放时间为12月20日,总共收回296份有效问卷。以下是我们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得到的一些发现:
·顺性别女性:76.5%
·顺性别男性:14.7%
·非二元性别:5.4%
·跨性别男性:1.5%
2. 性取向
·异性恋:53.9%
·双性恋/泛性恋:37.7%
·同性恋:6.3%
·其他:2.1%
3. 年龄分布
·7-8年级:1.8%
·9年级:12.8%
·10年级:24.8%
·11年级:29.4%
·12年级:21.3%
32.4%的人经历过校园性骚扰,其中,8.3%的人经历过3-5次,4.16%的人经历过6次或更多,还有10%选择保密。
2. 性骚扰受害者分析
调查发现,女性更容易受到校园性骚扰。同时,部分男性也经历过性骚扰。在53名男性回答者中,有4名回答者认为他们曾经受到过性骚扰。需要提到的是,30%的回答者提到他们有目击或受到过他人对于LGBTQ+群体(性少数人群)的性骚扰案例。
57.1%回答者不知道学校是否有应对性骚扰的相关平台或机制。53.5%的受访者表示,ta们不清楚如何在经历过性骚扰之后,如何寻求心理的,医疗的,或者法律的相关支持。
2. 不足够的性教育
75%的回答者表示自己没有受到过严格意义上的性教育或者关于应对性骚扰的训练。对于那些提供过相关教育的学校,调查数据发现其学校的性教育并没有大幅度地减少其学校内的性骚扰案例,这体现了性教育课程质量的不足。大部分的回答者反映ta们接受性教育的主要媒介是社交媒体(81.42%)
3. 对性骚扰的意识不足
此外,性骚扰的发生很可能因受害者不愿将自己的案件告知他人而进一步恶化,因此难以得到处理和预防。调查发现,41.9%的受访者不知道在他们的学校发生的性骚扰案件,而之前的数据显示,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高中生曾经遭受过性骚扰。
为了检验回答者对被调查问题的普遍理解的倾向,我们要求回答者从他们认为是性骚扰的唯一定义的三个句子中选择一个。从结果来看,回答者强调的是受害者的观点,而不是骚扰者的观点。此外,我们还为回答者提供了一个空间,供他们填写上述三个以外的合理定义。53.45%的受访者填写了空白内容。31.23%的人提到了有效的引用,包括“强迫行动/互动”、“不同意”、“具有性本性”和“引起不适”,这证明至少有一小部分学生已经对性骚扰有了基本的了解。
然而,在所有的回答者中,只有3人认识到,在识别性骚扰事件时应考虑到“多重成分”。性骚扰场景和情况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决定了性骚扰永远不能只用几句话来定义。这样重要的信息只被如此少数的受访者注意到,这一事实证明了对性骚扰的意识缺乏。这可能进一步表明,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性骚扰的正确定义,因此,将会无法认识到他们遇到或亲自遇到的性骚扰事件。
超过一半的回答者认为资源支持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回答者(87.16%)倾向于认为学校提供“法律支持”很重要,其次是“心理咨询”(79.73%)和“医疗支持”(65.88%)。
此外,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学校将反对性骚扰的机构纳入其中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回答者对于这样的机构的期待:它应该“对骚扰者实行一套分级惩罚”(72.97%);它应“在必要时保护受害者不遇到骚扰者”(65.88%),以防止受害者再次遭受创伤记忆或骚扰。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受访者更愿意建立一个由学生和教师(60.14%)组成的调查委员会,而不是只有教师(29.39%)。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与成年人交谈时往往会感到更放松。此外,虽然大多数案件发生在学生和学生之间,但也有涉及学校的教师或其他成人职员的性骚扰案件。在这种情况下,让受害者与学生交谈而不是与老师交谈更合理。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反对性骚扰机构与较低的校园性骚扰率相关。而且这种关系是很显著的(P value=0.05)。这说明在中国学校中有效的反性骚扰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对几位经历过或目睹过性骚扰的同学进行了采访。采访包括三个部分:
我们总共采访了21名参与者。其中,13人以前曾遭受过性骚扰(同时,13人中的大多数人也在学校目睹过其他性骚扰案件);其中5人在学校目睹过性骚扰案件;其中1人承认以前对他人进行过性骚扰,2人否认对ta们进行过性骚扰。
以下是我们分析得出的一些发现:
1.言语/肢体
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口头骚扰有多种形式,包括对女性的胸部和臀部开不尊重的玩笑(例如,评价别女性的胸部),用与性有关的梦骚扰女同学,散布关于不存在的关系和性交的谣言。此外,肢体骚扰通常包括跟踪、侵入女性浴室和攻击女性的隐私部位(如胸部、阴道、臀部、腰部和手)。受访者B报道说,她在游泳班上看到一位男同学把手指伸进了她的另一位女同学的下体。类似地,受访者D报告说,她的一个男同学曾经把他的手放在她的裤子里。此外,身体上的骚扰还包括强迫某人发生性交。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这既可能发生在情侣关系外,也可能发生在一段情侣关系内。
2.侵犯者与被侵犯者的权力关系:平等/不平等
在受访者报告的案例中,大多数骚扰案例发生在同学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总结为骚扰者和受害者处于平衡的权力关系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案例中,侵犯者与被侵犯者的权力关系是不平等的。比如,受访者E报告的案例发生在一名男教师和一名女学生之间,受访者T报告的案例发生在一名男教练和一名女学生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权力的不平衡让案件难以在校内被公开。这可能会导致侵犯者长期反复进行侵犯行为。同时,受害者被侵犯者的权威所恐吓,不确定向学校报告情况后,是否能够得到支持,所以更有可能选择隐瞒。
3.案件发生的空间:线上/线下
所有20名受访者都提到了线下发生的案例。然而,值得指出的是,网络上的骚扰也很普遍。在20名受访者中,有7名受访者(受访者E、G、K、P、R、T、U)表明网络骚扰案件在ta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网络骚扰可能发生在微信群聊、朋友圈、QQ、微博等各种媒体上。多样的环境可能会增加案件调查的难度。
“学校没有任何回应。”
对于言语骚扰和轻微肢体骚扰的案件(例如,男学生触摸女学生的胸部),学校通常基本没有回应。此外,21名受访者报告的学校均无反对性骚扰的独立机构。
1.对于受害者的心理支持
5名受访者(D、J、L、N、U)提到ta们的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然而,ta们都认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对受害者不够有效。因为预约系统效率低,心理老师数量少,所以受害者通常很难与心理老师进行长期的交谈。
大多数受访者都将心理咨询中心视为受害者的“安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缺乏有效的咨询可能会减少受害者发言的机会。有一位受访者直接提到“我不确定我是否会报告我曾遭遇过的性骚扰案件,因为我担心其他人(同学,老师)会觉得谈论我被骚扰的经历是尴尬的。但如果有一个安全的空间,我想我会更愿意讲。
2.对于施害者的惩戒措施
一些学校会对骚扰者发出口头警告、记过或处分。然而,处理过程通常是不透明的。许多学校以“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对待校园性骚扰案件,试图通过隐瞒案件保证学校的名声。多位受访者提到“我们的学校没有直接回应。”“我认为学校更愿意秘密地处理这些事情。”
此外,校方对大多数骚扰者的惩罚十分有限(大多数仅限于口头警告)。受访者R报道说,“我们学校的一般步骤只是口头批评骚扰者,并要求他们道歉。”。L是唯一一个提到ta的学校尝试“补偿受害者”的受访者,ta也评论说学校“没有注受害者真正需要什么”。
总结来说,学校的应对措施大多是临时和碎片化的。很少学校有开放、透明和系统化的应对机制,大多学校也没有明确的纪律惩戒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害者可能会不断遭受心理伤害,骚扰者也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
1.案件调查和惩戒机制
在21名受访者中,有14人强调了对性骚扰案件的进行正式调查的重要性。其中6人直接提到,该程序应该实行严格的信息保密,因为,就像受访者C解释的那样,“没有人愿意因为遭受性骚扰而出名,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回忆。”
8名受访者指出,校方需要设立一个单独的委员会来负责处理性骚扰案件。具体来说,其中4人指出,委员会需要对不同的行为有明确的纪律措施。
至于委员会的组成部分,受访者D表示,参与案件调查的老师应该因情况进行选择,因为“如果这位老师是我的任课老师,我可能会觉得会有压力”。受访者J建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调查过程,因为“有时我们觉得我们更愿意和同学分享和谈论这类事情,而不是父母或老师。”此外,受访者M和P还强调了“为骚扰者和被骚扰者提供相同的关注”的必要性,ta们认为“给骚扰者解释的机会”也是很重要的。
2.给受害者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支持
受访者们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来支持受害者的心理健康:朋友们的及时支持,学校提供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谨慎的调查过程。具体来说,受访者C提到,“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应该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并且知道如何让人们对谈论ta们的事情感到安全和自在”,而且“受害者应该在没有其他人要求或敦促ta们的情况下参与调查。”该机构还应与案件有关的各方建立信任。正如受访者K所提到的,对案件的“立即跟进”可以向受害者和骚扰者保证委员会的可靠性。
3.教育
9名受访者阐述了与性骚扰相关的教育的重要性。其中,有三个话题被频繁地提到:关于性骚扰的定义;关于收集证据的方法;避免受害者羞辱的方式。
受访者C提到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教育形式:“它应该是权威的……但不要太严肃…这样人才会愿意参与。”因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将权威与创造性的提高意识的方式相结合的一种更好的方式。
→ 回到目录 反性骚扰制度建设工具包
Mail: Winnie@X-Rights.org ; Kenny@X-Rights.org
© 2022 Part of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sisi Gallery
友情链接:备战深国交网 深国交 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Drama Resource